《山河》的故事可以说是以唐慎的视角,以其所见所闻、所作所为铺陈线索的。
入仕之前,唐慎是通透洒脱的,有粱大儒的教导,有唐夫人的护佑,如若没有钟大儒的死,或许他定能如心中所愿那般,醉卧江南水乡,做一辈子的富贵闲人。只可惜,万事天定不由人。
二十多年前,大儒之首钟泰生随先太子赵璿策划宫变,最终,先太子被当今圣上射杀于城门之上,以钟泰生为首的松清党人被判为谋逆叛党,门人散尽。二十多年后,在牢中被关押几近半生的钟泰生突然身死,梁诵并其他六位大儒亦选择随之而去。青史之上血迹斑斑,从来为胜利者写就,文人清高,可为知己者一死,唐慎却不愿就此留一个不明不白,于是前往盛京城,再拜梁诵之友傅渭为师,踏上科考之路。
唐慎拜师,为的不是傅渭,而是同为傅渭弟子的、自己唯一的师兄王溱。王溱出身琅琊王氏,背景雄厚,实力超群,无论做人还是做官,都是一等一的天才。若要查清当年的真相,为恩师正名,王溱便是他最好的靠山。从一开始处心积虑的接近、小心翼翼地试探,到后来不自觉地敬重信赖,唐慎在王溱的带领下一步步踏进这浮沉仕途。